俄烏在蛇島附近又打起來了,而這可能是更大規模戰事的序幕……
美軍驅逐艦試射魚叉導彈
烏克蘭海軍表示,他們周五在黑海用兩枚魚叉導彈擊中了俄羅斯海軍的"瓦西里·貝克"號拖船。
俄國媒體也報道說,瓦西里·貝克號被擊中后不久即沉沒,導致23名船員受傷、10人下落不明,但俄國官方尚未證實傷亡人數。
西方媒體紛紛表示,這是烏克蘭首次用西方提供的反艦導彈擊中一艘俄羅斯船只。
報道稱,瓦西里·貝克號當時正在為俄軍的黑海艦隊運送彈藥、武器和人員到蛇島。最值得注意的是,該船據稱攜帶先進的TOR M2KM防空地對空導彈系統。美國海軍學院專欄作家沙頓表示,拖船是有效的軍事目標,而且相當重要,為俄軍占領的蛇島提供重要補給,在某種程度上,它甚至是比軍艦價值更高的目標。
烏克蘭軍方表示,瓦西里·貝克號是在阿斯特拉罕造船廠建造的,并于2017年加入黑海艦隊。它是自戰爭開始以來俄黑海艦隊損失的第14艘船。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在烏軍此次軍事行動中扮演的角色。
就在兩天前,美國宣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再向烏克蘭提供兩套車載魚叉導彈發射器,而其他國家將提供導彈。比如丹麥已經開始向烏克蘭供應魚叉導彈。
5月底,大批魚叉導彈到貨時,烏克蘭方面有官員曾高興地說:“有那么多魚叉導彈交到我們手上,我們可以擊沉整個俄羅斯黑海艦隊了,為何不呢?”
一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15日表示,提供車載魚叉導彈發射器將“加強烏克蘭的海岸防御系統”。
“魚叉用于海岸防御,”這名官員說:“我認為我們已經看到了俄羅斯封鎖黑海的負面影響,以及烏克蘭對俄羅斯瞄準敖德薩和黑海周圍其他關鍵港口的持續擔憂。因此,這是為他們提供一種更強大威懾的能力。”
據報道,除魚叉導彈外,英國還向烏克蘭提供了硫磺石反艦導彈。蘭德公司的專家布拉德利·馬丁認為,烏克蘭反艦巡航導彈所起的作用是阻止俄羅斯軍艦離海岸太近,以提供火力支援或發動兩棲攻擊。
烏軍對蛇島的轟炸
烏克蘭宣布的最新戰果,還把著名的蛇島再次拉到聚光燈下。它意味著雙方對這個小島的爭奪戰還在升級。
對于烏克蘭人來說,瓦西里·貝克號沉沒在蛇島附近具有高度的象征意義。
“俄羅斯黑海艦隊的一艘拖船,被烏克蘭海軍成功地非軍事化,”烏克蘭國防部在推特上嘲笑說:“這艘船正在向被占領的蛇島運送人員、武器和彈藥。‘莫斯科’號從不孤單……”
俄烏在蛇島附近的攻防戰,再次證明了這個小島的戰略位置——它橫跨主要航道,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將烏克蘭最大的港口敖德薩與地中海連接起來。
最近西方媒體渲染全球糧食危險,并一再呼吁打通烏克蘭糧食的黑海出口通道,更讓蛇島具有象征意義。
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的文章預測,蛇島戰役的下一階段的大戰,可能會在今年夏天到來,因為烏軍引進了兩種美國制造的武器系統——魚叉反艦導彈和高機動性火箭系統(HIMARS),這些武器系統可能在蛇島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
該文章聲稱,魚叉可以幫助烏克蘭人切斷該島的海上補給。HIMARS可以允許他們隨意轟炸該島。
烏克蘭沿海有一小片領土向南延伸到羅馬尼亞,距離蛇島僅20英里。而一枚HIMARS可以將M30火箭發射到44英里的距離內,這足以從烏克蘭西南海岸到達蛇島。
這樣一來,魚叉導彈可以切斷島上駐軍的補給,而HIMARS可以壓制島上駐軍的火力,為另一輪無人機襲擊或戰斗機的轟炸提供條件。
“蛇島上的俄羅斯人可能會遇到大麻煩”,文章稱,因為美國人已承諾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提供更多的HIMARS,烏克蘭人還從英國獲得了三個類似但更威力更大的M270發射器。
由于蛇島面積太小,缺乏縱深,地勢太平坦,島上設施缺乏掩護,對蛇島的爭奪變成軍艦和反艦武器的較量。從目前的戰況來看,烏克蘭方面取得一定戰績,并部分限制了俄軍黑海艦隊的行動。
但蛇島仍控制在俄軍手中,這表明俄軍目前仍是占據主動的一方,烏克蘭的出海通道現在事實上也受到很大限制。
先不管烏軍熟練掌握美制武器需要多長時間。在東部戰勢激烈的情況下,未來烏軍要把多少HIMARS放在對蛇島的爭奪上仍是未知數。
即使烏克蘭把大量武器兵力用到蛇島方向,它有沒有可能奪取蛇島仍是值得懷疑 的。
如果烏軍占領蛇島,則守島的任務就落到烏軍頭上了,烏克蘭的海軍可是已經被基本消滅了,補給更成問題,而俄軍也有遠程火力系統,島上守軍的生存同樣面臨困境。
很可能,俄烏雙方的消耗戰又多一個海上的沖突點。
延伸閱讀:
烏克蘭總統府常駐克里米亞代表塔米拉·塔舍娃6月17日表示,目前,烏方正考慮通過所有手段來收復被俄羅斯“占領”的克里米亞,其中包括軍事手段。
2014年,克里米亞在全民公決中以壓倒性多數投票決定重新并入俄羅斯。
據烏克蘭TSN電視臺和俄媒Daily Storm報道,塔舍娃是在17日接受烏媒“Ukraine 24”節目采訪時做出的上述表述。她在節目中稱,自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后,克里米亞的“回歸”方式就發生改變。
“這就是說,無論無何,我們都將重新進入克里米亞”,塔舍娃表示,眾所周知,首先進入克里米亞的將是烏克蘭軍隊。她強調,烏克蘭將采取所有措施、通過所有方法實現這一目標,且不排除軍事手段。
塔舍娃還稱,一些專家和國際領導人試圖說服烏克蘭做出妥協,但烏方對此“并不滿意”,烏克蘭計劃恢復1991年時的領土邊界。當時,烏克蘭包括克里米亞、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
塔米拉·塔舍娃接受烏克蘭媒體采訪,視頻截圖
此前不久,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曾稱俄烏實現和平是可能的,但烏克蘭可能會需要為此付出領土等代價,北約會繼續幫助其在談判中占據“更有利地位”。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說,無論如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未來“將不得不與俄方談判”。
對于塔舍娃關于“武力收復克里米亞”的說法,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市市長米哈伊爾·拉茲沃扎耶夫17日立即做出回擊。
拉茲沃扎耶夫在社交媒體telegram上寫道:“烏克蘭領導層持續瘋狂中……烏克蘭當局長期以來一直對克里米亞人實行恐嚇政策,但我們并不害怕,因為我們知道頭腦清醒的人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的。”他強調,克里米亞屬于俄羅斯,“過去如此,將來也永遠如此”。
塞瓦斯托波爾市市長在社交媒體發文回擊
克里米亞問題一直是俄烏矛盾焦點,自俄烏沖突爆發后,又成為兩國停戰談判的主要阻礙。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多次明確,烏克蘭永遠不會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也永遠不會承認“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自治。
就在塔舍娃提出“武力收復克里米亞”之際,烏軍方也發出同樣威脅。
6月15日,烏克蘭武裝部隊少將德米特里·馬爾琴科揚言,一旦從西方獲得所需的武器,烏方就會摧毀跨越刻赤海峽的歐洲最長大橋——克里米亞大橋。16日,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聲稱,美國提供的武器將使基輔能夠奪回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所有被俄羅斯“占領”的土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