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6月10日報道:
當跑步成為固定模式之后,跑者不自覺的就會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可能自己都無法察覺。這些壞習慣雖然不嚴重,但是它會影響到跑步效率,跑速也會受到影響。跑者必須主動地把這些壞習慣加以糾正。
擺臂姿勢錯誤
雖然跑步是靠雙腿前進,但擺臂的姿勢對跑步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關于擺臂姿勢,跑者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雙臂在胸前交叉。研究發現,如果跑者擺臂幅度過大,導致雙臂在胸前交叉,會消耗更多的能量,不利于體能的保持。
抬腳過高
跑步屬于向前的運動,但是它需要借助抬腳來驅動向前。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抬腳越高就跑得越快。跑者抬腳過高,腳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就會越長,從而對跑速產生負面影響。而且,抬腳過高會影響步頻。一般情況下,步頻保持在170-180次/分鐘即可。
抬腳過低
有的跑者知道抬腳過高不好,于是就讓腳幾乎貼著地面跑步。其實,這也是一個壞習慣。當抬腳過低時,身體無法從下肢獲得足夠的能力推動身體前進,加快速度也就無從談起。同樣,跑者需要提高腳的高度,最好能讓步頻保持在170-190次/分鐘。
低頭看地面
有些跑者擔心路面不平整怕摔跤,于是就在跑步時邊低頭看路邊跑步。實際上,這個習慣不僅影響跑速,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目視前方,能夠清楚的看到路況和交通情況,更安全的加快跑速。
跑姿不正確
比如跑步時身體后仰,而不是略微前傾,含胸或者身體不夠挺拔等,都屬于錯誤的跑姿。這種情況下,身體無法以最高效率進行跑步,跑者想提速卻提不上來。而且,時間久了會增加受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