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噗少俠
出品 | 網易科技《態℃》欄目組
如何真正提升一家企業競爭力?
“在當下世界經濟受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之時,科技創新是科技企業競爭力提升的根本路徑,只有對未來技術進行持續研發投入,才能保證企業具備持久的活力。”
2021年4月21日下午,vivo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胡柏山出席了以“疫情與世界:共促全球發展,構建共同未來”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并在“加強科技創新,助力經濟復蘇”思享會上指出,創新之于企業、社會、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胡柏山 資料圖
會上,胡柏山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等政學商界代表,就提升中國科技企業競爭力等關鍵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作為博鰲亞洲論壇戰略合作伙伴與科技企業代表,Vivo分享了其在技術與產品上的成就,就中國科技企業對全球經濟復蘇的帶動作用做出了表率。對此,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在與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的會談中表示:“祝賀vivo成為論壇的戰略合作伙伴,希望雙方可以攜手合作,借助vivo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的寶貴經驗,為亞洲和全球的經濟復蘇和科技發展做出極富價值的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vivo X Note和X Fold為此次博鰲論壇官方指定手機。
一、智能機存量紅海,vivo如何反“內卷”?
然而,當下擺在所有手機品牌面前一個無法繞開的嚴峻問題是: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總量面臨下行壓力的當下,中國手機廠商究竟如何破局?
GFK數據顯示,2021年的全年手機銷量為3.1億部,預計2022年手機銷量在3.0億部,整個市場出貨量已經難以與2018年前4億部相比。不止于此,IDC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開始持續下滑。
“The party is Over!”盛筵難再——一如楊振寧多年前描述基礎物理陷入發展困局的措辭那樣——在大盤見頂、用戶換機周期延長,以及用戶需求越發“刁鉆”的當下,手機廠商如何真正破局,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令人稱道的是,近年來vivo手機整體市占比卻在逆勢持續攀升。IDC數據顯示,2021全年vivo以21.5%的市場份額穩居中國市場第一,年出貨量超7100萬臺,同比增長23.3%。
那么,vivo究竟是如何擺脫行業內卷?以上亮眼的數據,又是如何做到的?
“關于內卷,我們主要是為用戶而卷。”在2022年4月22日vivo媒體技術溝通會上,vivo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胡柏山對記者表示,vivo在影像和性能兩個長賽道上,始終站在用戶端和自身端去思考。用戶端要的(手機)是影像效果越來越好、性能要求越來越好,我們就不斷的尋找解決這兩個賽道問題的解決方案,然后匹配到產品上,通過設計、影像、系統、性能共同發力。
胡柏山 資料圖
在胡柏山看來,這兩個長賽道可在未來5-10年不斷提升,以此解決用戶的問題。“我們認為不存在跟行業內其他公司內卷。我們更多是思考用戶和我們自己這兩端,立足點還是為用戶服務、為消費者服務。”
可令人感到好奇的是,除開一直強調立主追求極致、擁抱客戶的概念,vivo具體是如何做到的?
對此,胡柏山在回顧vivoX系列發展10年十年的核心邏輯時,談到:“X系列從2012年發布第一款,經歷了X3、X5、X6、X7、X9、X20、X21、X23……一路走來,我最大的體驗是:你做的每一代產品,都要給用戶帶來精細的感受。”
具體而言,胡柏山指出如果廠商要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從用戶需求出發,一個核心問題是繞不開的:即,請為消費者,找一個購買你手機的理由。“如果沒有主動購買的理由,這個產品注定是平庸的。我最近跟同事統一思想:X系列,你給目標用戶帶來的價值是什么?通俗一點,就是你有什么超長板,受用戶非常喜歡和關注......總結來說,我們要給用戶提供足夠的購買理由,就是這個產品對用戶的價值是什么,另外是這個產品的用戶滿意度,使用過后的滿意度高。只要確保這兩點,這個產品一定是成功的。這么多代X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X70系列的發布,vivo在500—599美元(3184-3814元人民幣)價位段逐漸取得領先地位,從2020年9月10%市占比提升到2021年9月20%,成為被蘋果壟斷高端市場的突圍者。
二 vivo,如何避免為創新而創新?
不過,人們應該清楚的是,從單一維度衡量公司的閃光點,那人人都能找到優秀的公司。
一如《創新者窘境》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所強調的那樣:世上有太多優秀的公司,雖然在一波又一波的延續性技術上始終處于領先位置。然而,這些公司真正到了突破性技術面前卻反復栽跟頭,最后逐漸泯滅眾人。
更令人深思的是:在一個人人都強調創新的時代,一家公司如何避免才能“為創新而創新”?
“為創新而創新,這個事情在我們公司出現的可能性不大。”面對記者疑惑,胡柏山表示創新“陷阱”不會在vivo身上出現,并提出了“鐵三角”理論:“vivo談創新方法論,內部定義為鐵三角:一是產品規劃(用戶洞察),二是技術規劃,三是技術預研。”
對此,胡柏山認為:“無論基于短期還是中長期,我們都有鐵三角。無非是不同的時間段哪誰強誰弱的問題。比如說超過3年以上的技術點,可能技術規劃的角強一點,因為用戶的場景還沒有徹底找到;短期的是用戶角強一點,是因為用戶的需求顯而易見,需要快速的找方案。可無論哪個階段,所做的技術研發工作都是產品規劃和技術規劃互存的過程,我不擔心為創新而創新。為創新而創新是指拋開用戶,沒有用用戶視角看問題。”在胡柏山看來,用多維角度評價和指導vivo的創新實踐,這一整套的創新邏輯,是vivo獨有的一個均衡之道。
胡柏山 資料圖
而談及vivo創新與友商的區別,胡柏山則謙虛地表示:“我覺得沒有區別,無非就是內部怎么運作的問題。只要是活下來的優秀公司我認為都是用戶至上,沒有哪個公司說僅僅技術至上。”
先前胡柏山在《科技創新是科技企業競爭力提升的根本路徑》主題發言中表示:“我們的每一次業務大的轉折,都是以科技創新為基石, 以用戶為導向,追求極致產品的結果。我想,這是我們為何能把握住大機會的根本原因。”
實際上,回顧歷史眾多公司發展軌跡,為創新而創新無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而那些真正將創新精神注入企業內核的企業,才能真正笑到最后。從一點上說,1995年創立而來的vivo,從做電話機到2003年摸索著進入強手如云的手機市場,2012年研發的X1智能手機成為當時全球最薄手機,一直到2019年8月推出首款商用5G手機,這家企業創新之路知行致遠,令人刮目相看。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vivo企業文化進行了升級,把“設計驅動”寫進了價值觀,把“不想平庸,不想盲從,要做不一樣的東西”。同時,成立了“vivo中央研究院”,加大對中長期不確定性技術的探索與投入。此外,該公司通過與旗艦平臺的深度聯調,自研芯片V1+兼容市場上所有旗艦級SoC。而在攻關全平臺調通的過程中,vivo產生了30余項技術專利。
三、未來,路在何方?
然而,未來機會與風險始終俱在。不確定性,是人和公司當下無法繞開的一大巨大考驗。
最直接的不確定性,便是疫情。比如,在群體對2022年Q1全球市場的大盤下滑的悲觀預期下,vivo又該如何應對?
“確實今年Q1下滑比較大,來自兩方面:一是中國市場的下滑。主要的原因是手機徹底進入了存量市場,如果沒有好的產品創新吸引他們,換機周期只會越來越長。在海外來說,Q1還是受制于芯片短缺,去年4月份一直到今年3月份,普通4G手機(人民幣1198以下)幾乎沒有供貨就導致行業下滑。”
胡柏山表示,疫情是影響手機行業發展的一個客觀因素,但這并不妨礙對vivo對手機行業的持續看好:“對于我們來說,在高端市場要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來吸引用戶。2022年我們的信心還是夠的,就是把創新做好,把貨供上,手機還是跟消費者連接最緊的產品。我對未來手機行業還是看好的,還是不錯的行業。”
此外,面對科技創新高度的不確定性的問題,胡柏山接著表示:“基于這個大方向,我們前沿的投入是堅決和持續的投入。解決投入的問題在內部來說很簡單,就是把80%人員固定住,也就是超過3年以上的人數固定住了。此外,我們要找到明確的方向。這一部分就相當于我從機制上確保了,也就有足夠的人員保證。此外,我們對其他的研發費用是比較小的,比如說跟高校合作。因為我們對這個行業有足夠的信心和保持堅決,我們相信只有前沿技術的不斷的投入,提供給用戶極致的產品,再形成不錯的良性循環。我堅信任何行業只有這么干,這個行業才有足夠的發展和足夠的蓬勃生機。”
“你問我說有什么具體的方式,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字:干!”交流會現場,面對折疊、大屏等新興嘗試,以及重金投入是否會帶給vivo風險等問題時,胡伯山如此表示。
交流會現場,vivo同步展示了下周即將發布的X80系列兩款新機型。據悉,該機型在專業影像、性能體驗、以及美學設計等方面,將帶給用戶全新體驗。